【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丑闻”和社会广泛存在的政府官员、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贪污、腐败案件,引起人们对内部控制系统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丑闻”和社会广泛存在的政府官员、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贪污、腐败案件,引起人们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视。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本文从上市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应对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扩展。目前,它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3)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4)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1)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关于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性的法律,有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2001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但我国还没有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出台强制性规定的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只规定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虽有论及,但都是从审计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并为形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缺陷。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都无法消除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这种缺陷决定了内部控制不能绝对保证预防或察觉错误和不正常的现象。(3)证监会监管不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监督管理部门。证监会负责制定发行证券的规则、审核并监管企业发行证券。但在实践运行中,证监会的监管作用并没有对上市公司十分有效,主要由于处罚不及时和处罚力度小。
2.内部原因。(1)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十分严重,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监督和约束。我国的上市公司一般处于大股东的控制下,这表明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拥有绝对的投票权和控制权,其他董事根本没有权利来对大股东进行监督。(2)内部审计监督不力。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一是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二是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三是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财会部门转来或由财会部门人员兼任,缺乏审计知识。(3)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践经验的沉淀和升华,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核心支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依赖于健康的企业文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致存在两个方面的不健康企业文化:无明确企业文化和过激文化。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1.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内部控制的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参与,上市公司有必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基本规范和相关应用指引的各项要求,全面把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内容,提高风险意识,加快内部控制方面的人才培养。转贴于中国论文库 http://www.lwkoo.com
相关阅读
·陕西省上市公司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1-12-04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管理 2011-12-04
·湖南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调查分析 2011-12-04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 2011-12-04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探析 2011-12-04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 2011-11-19